全国统一咨询预约专线:

0592-5053053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新闻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0592-5053053
心理生活

塑造优秀的好孩子——钢子老师

来源:钢子老师工作室      作者:张晋岗(钢子老师)      发布时间:2016-03-11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爱,其次才是教育和引导;父母在孩子的身边,最好的引导是就是陪伴,让孩子觉得安全和温暖;陪伴是顺应孩子的兴趣和特质去发展孩子的能力,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决定孩子的方向。社会从来都适合于所有的人生存与发展,父母的担心很多时候是多余的。

    何为陪伴?陪伴就是待在孩子的旁边或者身后,不霸占孩子的位置、不抢占孩子的机会,不走孩子该走的路。陪伴就是和孩子一起体验生活、一起感受成长的苦与乐;陪伴就是完全的用心和孩子呆在一起,倾听孩子的表达,感受孩子的需要。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照和爱,父母希望把自己的情感投注到孩子的身上,在陪伴中才能更好的表达爱;陪伴才能更好的引导和支持孩子;陪伴才能连接更懂得孩子,才能更好的感受孩子的需要;陪伴不仅仅是情感的陪伴,更要有身体的陪伴,更重要的是行动的陪伴。

    关于成长。  

    成长是生命的自然发生,不用外力的推动而能自发完成;成长是生命个体自己的事情,你不需要告诉一株树木它该如何生长,你所能做的就是给它好的土壤和养分。除此之外,你不能代替它什么。成长本身就是不断地增加新的感受,不断获得新的体验,这是成长必然的收获。经历越多样,感受越丰富,收获越丰厚,生命的材质越坚硬;孩子的成长就是要不断促成孩子去丰富自己的感受,在经历中走向成熟。成长是一段过程。成长就是个体感觉到以前没有感觉到的东西,就是体会到以前没有体会过的滋味。这就是为什么植物会一直向上生长,感受从未有过的高度,孩子要一直向着陌生的领域探索,去接触从未涉及的领域;如果哪一天孩子停止了向新鲜事物的探索,那一定是孩子出了问题;父母总是期望孩子能一直安分守己,待在父母设计的圈子里面做乖宝宝,这样的生命值得期待吗?当父母的成长跟不上孩子的成长步伐的时候,父母却以为孩子出问题了,结果造就了孩子的悲哀。 

    孩子1岁前都是根据父母的意愿行事,父母笑着说,看你多幸福;

    2岁后,孩子开始到处乱跑,乱抓,探索周围世界,父母追着喊,这孩子真闹;

    3岁后,孩子开始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了,你说乖乖吃饭,孩子说,不要,我要看动画片,父母说,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等到孩子上小学了,老师说,你这孩子不认真听课,上课总喜欢不停的讲话,你感觉很丢脸,指着孩子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和爸爸商量,给孩子报个兴趣班吧,问儿子,你喜欢弹钢琴吗?不喜欢;喜欢画画吗?不喜欢,喜欢音乐吗?不喜欢。什么都不喜欢,你这孩子,那你喜欢什么?我什么也不喜欢,你这孩子,别得孩子都在学,你不学,你会落后的,妈妈和你爸爸商量了,给你报一个钢琴班,将来有个特长,高考能加分。孩子考试成绩出来,妈妈问,多少分?孩子说,妈妈我饿了.先把成绩拿出来。哇,你看你这孩子,这么简单的题目还出错?你看看,多可惜,要不然就是一百分,你呀你……孩子打篮球回来,爸爸堵在家门口,又去打篮球,一身臭汗,你打算将来当姚明是不是?你又没有人家的身高,你有没有人家的天分,你说你整天不抓紧时间看书,将来考不上高中你怎么办呢?我和你妈妈都指望着你,你这孩子真是不省心。

    成长有标准吗?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长?按照优秀人才的要求成长?按照全班成绩最好的那个成长?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你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成长标准呢?成长是一种本能,学习是成长的一部分;学习如何尊重生命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社会知识的学习,而学校学习只是社会学习的一个部分。成长本身就包含着学习和吸收新鲜的知识,但是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吸收和学习的独特方式、学习某一类知识的最佳时机,学习是自然发生的;学习一旦变成父母的要求,一旦变成学校的命令,那么就会导致一个结果,你要求越多,个体的动力越小,形成了一个不良的喂养习惯。

    尊重了生命的需要,就是顺应了生命的方向,它的潜能就会被开发,学习的能力也一并提升。 

    社会化学习是规定了标准的方向的。而自然学习是根据个体的潜能和特质自然优化的。

所以,最好的学习就是让孩子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度,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学习同样的东西,都按一样的方式学习,都学成一个样子。社会从来没有说都要一样的人才,是父母无意识的误读了这个信息,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形式多样的才能,是人尽其才的创新性、个性化人才。

    不过,没有个性本身也是一种个性。

    家长需要明确的是:学习很重要吗?还是成绩很重要?成绩很重要吗?还是能力很重要?能力很重要?什么能力很重要?学习能力很重要吗?孩子将来就会一直学习,学习成了一种惯性,停不下来适应能力很重要吗?适应就是随时随地总能让自身最好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适应能力要求父母最初的时候总是能够帮着孩子一起发现孩子的优秀潜能,并加以利用,而不是强人所难,强人所难就会导致日后孩子一定会做自己很为难的事情。 

    如何相伴才是最好的?最好的相伴就是从内心把孩子作为一个整体,接受和爱他。你越是完整的接纳和爱孩子,孩子就越是能够把自己的优秀部分展现出来;

    每个孩子都很不同,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优秀的地方,父母就是要让孩子的最优秀的部分得到发展,而不是总强调孩子不擅长的部分。

错误指令:总是企图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发展,而不顾及孩子本身的特点;

剥夺体验:总是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代替孩子做本该属于孩子做的事情;

儿童思维:总是期望孩子将来能够不用努力就能吃饱穿暖享受荣华富贵;

学习机器: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用你操心了。

强盗逻辑:你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

    社会需要什么人?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应对新挑战;完整的接受自己,知其能,亦知其不能;清晰的自我认知,胜境逆境都坦然面对;良好的情绪管理者,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爱是尊重。爱是成长的能量之源,没有被爱滋养的生命是没有力量的生命;尊重是生命的本质需要,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方向,没有人可以随意左右生命的走向;你越是爱,生命就越是茁壮;你越是尊重,生命就越是良好。

    关于父母对孩子的真爱。

    真爱是发自内心深处,能够促成自己和对方的共同健康成长的行为和情感。穿衣吃饭是养育,不是真爱;处处说为了你好,而不顾孩子的感受,这是自私,不是真爱;

总是要让孩子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这是专制,不是真爱;真爱就是让你的生命遵循你的意愿去体验成长的感觉,而在这爱中,我也得到相应的真正的成长和收获。

    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喜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跟孩子分享哪些事情会有什么结果,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如果你总是夸奖孩子所做的选择,孩子就总是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当孩子的意愿和你的意愿不一致的时候,要学会向孩子表达你的看法,但是并不代表孩子要放弃自己的意愿;爱不是用来交易的,不要用你的爱给孩子压力。你爱孩子的同时孩子也爱你,你们是独立的个体。 

    你真的爱你的孩子吗?如果你给孩子的是真爱,你一定会收获一个令你处处惊喜的孩子。对于孩子的家长来说,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成绩吗? 假如你真的爱你的孩子,你就会在他痛苦的时候陪着他,让他的情绪自然流动,而不是干扰他的情绪走向;当他的成绩不如意,你就会知道这样是孩子努力得到的收获,然后你会想要跟他分享他的这份收获;当你的孩子喜欢的事情不是你喜欢的事情时,你就会惊喜的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你;当你的孩子不愿意听你的安排时,你会开心的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是他长大开始独立的自然表现。

    真爱是爱这个人的一切,包括他的那些让你不舒服的部分,这本身就意味着尊重,接纳。

接纳孩子,你才会更好的跟孩子的心灵在一起,你只有跟孩子在一起,你才有办法陪伴他,你才有机会引导他,用你的智慧影响他、感染他。

如果总是想要改变他,你就只是跟你心里的那个图画在一起,而不是跟你的孩子在一起,你就永远无法引导他。 

    健康引导就是:快乐陪伴孩子,耐心倾听,和孩子交流想法,总是鼓励孩子,总是表达期望,一起面对困境,尊重孩子的意愿,信任孩子能力。

    我们都是好孩子。何为好孩子?好孩子如何养成?人人都是好孩子。面对一个好孩子,父母能做什么?每一对父母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差异造成了精彩的人类世界;在智慧的父母眼里,孩子的表现一直都很好,有时候,他只是跟我想象的不同而已,并不是他不好。上课说话,孩子总是有话可说,老师不喜欢,那只是老师的看法而已;成绩不太好,也许他不太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顶撞父母,也许父母说话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孩子其实才是最痛苦的那一个。

    好孩子如何养成?如果父母总是看到孩子的优点,那么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如果父母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世界上没有好孩子;培养好孩子就是培养父母的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孩子无处不在的优点,并不断的把你的看到的诚实的表达给你的孩子;夸奖和鼓励就会让优点越来越多,指责和批评同样也会让令你厌恶的东西越来越多。

    人人都是好孩子。孩子考了55分,智慧的父母说,真不错,我儿子已经努力到距离及格只有5分之差了,相信你下次就会及格的;儿子总是喜欢上课调皮捣蛋,智慧的父母会高兴的跟孩子说:我儿子具备笑星的天分,老师跟我商量,下次艺术表演课上,要你单独给大家表演小品。孩子喜欢跳街舞,爸爸就跟孩子说,爸爸跟你一起去学习,我为你找资料帮你研究,这就是陪伴。儿子回想,我爸爸真好,我可不能辜负他的心愿。 

最后送给家长的一句话。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如果孩子让你不满意,你千万别对着孩子说,你要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钢子老师工作室

2016.3.11

上一篇:钢子老师:从北大弑母案谈人的培养和人性形成
下一篇:企业引入心理专家和心理咨询团队的价值和必要性分析(一)
更多
心理课程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