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晋岗
《与公婆同住,有口难言》案例解析 |
|||
来源:钢子老师工作室 作者:张晋岗 发布时间:2013-06-24 |
|||
倾诉人: 钢子老师工作室分析: 1、在多代人共存的家庭关系中,尤其重要的是人际界限的清晰界定: 2 我很清楚我会如何处理事情,我很清楚我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我也很清楚如何获得我所需要的,拒绝我不需要的; 2 我很清楚我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对于别人的要求和建议我总是有自己处理的方式和原则,我会在合适的尺度内考虑别人的需要,同时我也有能力保护自己的需要。 2 对于来自于他人的说法、做法,我总是能够保持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也会允许别人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做到以上三点当然很不容易,所以才会不断地发生冲突和矛盾。但是,一个人能够进行成熟的思考,能够对自己的状态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绝对是处理家庭关系的必备素质。 2、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套处理关系的惯用思路,这与个体的认知模式、生活习惯,潜在结构都有必然联系,当然如果能从某个人那里得到一些启发,学习别人的处理方法,会许会在短期内有助于改善当前的关系局面,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家庭关系,就不仅仅是给个方法、支个招那么简单了,要从本质上推动家庭关系的良性转化。 3、在处理关系时要要避免的问题以及策略如下: 2 害怕冲突和矛盾,想要提前规避,这叫退缩式交流。对应的策略是,推进式沟通,就是尽量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让矛盾呈现在可以控制和交流的“桌面上“,而不是在内心堆积矛盾和问题,造成日后不可控制的局面。 2 面对任何事情,多人之间都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想法和做法,所以有不同意见才是真相。总是渴望大家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致,这是不成熟的思考模式。对应的策略是,我不但不排斥你的看法,我还想要听到你真实的看法,并且和你进行不同意见的交换,告诉你我和你的看法是多么的不同,希望我们能彼此了解并接受对方的不同; 2 不断生出来的渴望:在关系中最难以避免的其实是内心的渴望,即“我多么希望你是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希望越多失望也就越多。在失望的情形下,很容易做出这样的推理:别人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看重自己的想法。期待被人看重并且希望别人满足自己的渴望,是婴儿和照顾者之间关系的延续和移情——倾向于把周围的人理解为自己的天然照顾者,期待别人以我为中心,羞于表达,却深藏内心,是婴儿不能表达而依靠哭泣的一种模仿和替代。策略是,认识自己的需要的来源,回到自己的真实年龄当中来。 2 第四:面对期望和误解:我们一方面处于对周围重要他人的期待和渴望之中,一方面又面临着他人的期待和渴望,对于自身需要和他人需要的平衡是成人世界中最困难的游戏。害怕自己不能满足别人的期待,又担心自己的期待被别人忽视和排斥而可以隐藏,于是就会将这两种紧张和焦虑释放在“提出要求者”那里,以自己过度隐忍作为委屈的条件,而倾诉自己所收到的不公。应对策略就是,正确看待和认识自己的需要和他人需要的本质所在。 2 第五:面对别人的情绪:当他人出现情绪时,不能看到那是别人自己的事情。流露情绪其实是个体处理自身遭遇的冲突的一种方法,但是我们很容易去“替他人背负情绪”的债务,并且借此增加自己的内疚感——借此回到“我是不好的”这样的负面价值体验中。有时候,可能他人在表达情绪时会带着对我们的指责和不满,但是那仍旧是他自己的事情,是他处理事情的方式而已,对我们的看法也是他思维模式中的一部分——应对策略是,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对方正处于痛苦的挣扎之中,指责我们也许正是他解除自我痛苦的一种“并不很有效”的方法。我们如果被别人的指责牵扯进去,陷入痛苦,只能说明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不够坚定,无法负责——我做了什么,我都要为之负责的,当然包括我的行为产生的可能的后果。 2 第六: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在理智和冷静的人都会遭遇到情绪的困扰,最大的情绪困扰并不是别人对自己不够好,而是我们发现我们不能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处理自己的情绪——从根本上来说,情绪困扰源于对自己的无力和无奈。如果能够在遭遇到情绪困扰和冲击时,试着让自己先冷静下来,然后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冲突和情绪,把情绪作为自己存在的一部分来认识它,而不是去排斥它或者企图做一些事情迫使自己的情绪消失。应对策略就是,想办法让自己冷静,然后去面对自己的情绪。这当然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习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对话,甚至和自己的情绪交上朋友。 心理咨询师张晋岗(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机构暨钢子老师工作室) (注:以上观点仅代表咨询师本人观点,与导报和导报邀请的专家无关,并借此感谢导报案例提供者,希望藉此分析更够帮助到更多读者。) |
|||
|
|||
|
|||
相关阅读
- 张晋岗:幸福可以被创造吗?(课件2017.12.23
- 张晋岗:理解是人际互动的灵魂2017.11.23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关注孩子的2017.11.17
- 11.4钢子老师沙龙精彩语录“理2017.11.12
- 张晋岗:关注成绩不如关注孩子本身2017.08.24
- 张晋岗:母亲恨孩子,你会否认吗?2017.08.19
- 张晋岗:孩子牺牲自我来拯救母亲(2017.08.16
- 张晋岗:夫妻关系中,谁是问题的制2017.08.08
- 张晋岗:让你烦的人,给你带来突破2017.08.06
- 张晋岗:每个人都需要找回自己的轨2017.08.02
心理课程 >>
更多>>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八课母亲的功能”
- 11.11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关注孩子的
- 2017年钢子老师工作室走进厦门合田茶铺开
- 11.4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理解孩子和要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九课”1.6开课
- 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会
- 张晋岗“幸福夫妻同修小组”开班
- 钢子老师工作室《爱情筷子手》读书会2012
- 钢子老师“经典原生家庭成长课”再开幕
- 钢子老师工作室周五心理沙龙
- 厦门格铼海曼《叔本华的治疗》读书会2012
- 职业减压课程“职场心动力”招生
- 7月8日开课“钢子老师家庭关系之父母成长沙
- 10.26张晋岗周四公益沙龙《走不出的原生
- 心理咨询师成长分析小组
- 职场心动力系列课程—钢子老师工作室
- 爱上双人舞免费首次体验课心理沙龙开始报名!
- 舞蹈静心能量课堂
- 心理学经典书籍《读书会》
- 张晋岗老师2017青少年宫心理沙龙春季预告
心理文章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