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预约专线:

0592-5053053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文集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0592-5053053
张晋岗

张晋岗:幸福可以被创造吗?(课件原稿)

来源:心理咨询      作者:张晋岗      发布时间:2017-12-23     

有一首歌中唱到:幸福要靠劳动来创造,也有说法是,幸福要靠努力来获得,事实是否如此呢?

人们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人类有一种本能,就是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维持自己不想要失去的东西;或者丢掉不想要的东西,防止一坏的东西到来。对不同的东西,我们有不同的态度,人们通过自身独特的行为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需要是一种动力。

这些对现实事物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就被称之为努力。小孩子用表情和动作,配合着一定得语言,告诉你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小孩子生命的本能,也是生命在努力的过程,这个努力的过程就形成了和现实环境的关联关系。当然,我们一生都在使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和行为在表达着我们内心所向往的东西,只不过成年人会变得更复杂,更多防御和遮掩。

争取你所需要的。

如果说人的一生都是在试图去得到一些东西,也就是去满足内心的各种愿望,那么幸福就来自于你的愿望不断被实现的时刻。一个幸福的人,首先是有需要的人,对现实生活充满向往和需要的人,然后你会为自己的需要去表达、去争取,你会愿意因此跟现实环境发生关系,用你的经验和智慧促进你所想要的东西变成你的现实。但是,可能我们的需要,内心真实的需要,以及为了需要去努力的信心,一直面临丧失。

    幸福的人首先是积极的人?

    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需要,并且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需要,认可自己的需要,并且坚信自己的需要一定可以被实现,而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来是实现,这个过程当中不但相信自己的价值,而且相信环境对自己的支持和配合,才能一路走到瓜熟蒂落的收获时刻。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不断怀疑,怀疑自己的需要是否真的可以被实现。

    消极也总是伴随左右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经常一边充满渴望,一边充满怀疑。这个怀疑当中,更多的是来自于对自己的不确信,对环境的不确信,这会让我们感到无力,感到灰心和消极。为了抵御这种消极,也会让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渴望和需要,甚至会降低自己人生的追求标准,或者减少一些需要的内容,让我们变得更加现实,更不那么幻想。如果最终你变得无欲无求,幸福也就可有可无。不再迷恋幸福,也算是一种解脱。

    来自于理性的约束

    人会有一种自我约束的本能,除此之外,养育的环境会形成一种自然地边界,给人一种控制和约束。这个约束本身包含的意义是,人是一个有形的存在,就像是以皮肤为界限,限制着一个人的形态。

具体来说,家庭有规范,学校有规矩,社会有法律,道德有框架,群体有共识。一个人总是要不断处理限制和欲望的问题。

 

    限制导致幸福感的丧失吗?

    我们会这样设想,如果随心所欲,我们的幸福感将会很饱满。但是,如果遇到太多的限制,约束和外部人为的挫败,我们的自信将会大打折扣,然后变得没有那么积极。当然,除了人为的限制,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不可预测的风险或者伤害性体验,包括关系的丧失与缺乏,家庭变故,身心都会在成长中不断遭遇到疼痛,形成内在约束。

如果这个约束是从内部形成的,那么对于积极性的挫败更大,但也可能形成一种内在抵抗。

    理想的追求和不服气的努力

    最理想的人生,就是内心有积极的需要,通过认真思考,将自己的需要变得合理和现实,然后规划自己的奋斗方式,寻求合适的环境以及资源支持,最终在自己的努力和外部关系的协同努力下,达成自己内心的愿望,并且由衷的享受自己的成果,也能感恩并回馈到那些协助自己的人,让所有参与者都品尝到胜利的滋味。而那种处于不甘心,不服气,然后奋力拼搏的人,即便是成功了,也不会真的感到幸福。

    幸福像鸟儿飞翔

    如果有人问我,幸福像什么,我想说,幸福就像鸟儿飞翔。幸福是内心的流畅,是愿望和体力的平衡,是自由和环境的协调。所以,幸福的感觉是从生命的开始就在书写的体验,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幸福,我们就会了解并尊重他的每一个想法和愿望,然后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让他随着时间一点点来熟悉社会的规范和秩序,而不是急于求成或者要求他按别人的方式做。

 

    幸福的核心

    幸福的核心就是找到你内心真正的需要,然后尊重并且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它,其中可以实现的部分,要勇于去实现,遇到困难,能够寻求身边关系的支持和协助,这也叫敢于相信关系,敢于相信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发展出了良好的人际和情感关系,并且体验到了真情和真爱。所以,去追求幸福的过程,是不断相信自己,也不断信任环境的过程。

 

 

作者:张晋岗(钢子老师)

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机构

钢子老师工作室主任咨询师

20171223日

上一篇:
下一篇:张晋岗:理解是人际互动的灵魂
更多
心理课程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