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预约专线:

0592-5053053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文集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0592-5053053
张晋岗

厦门心理咨询《如是心境》钢子老师

来源:钢子老师工作室      作者:张晋岗      发布时间:2012-09-03     

谨以此文,感谢我所有的来访者带给我最美妙的人生体验。

如是心境

作者:张晋岗(钢子老师)

在从事心理咨询过程当中,咨询师经常迷惑于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治疗方向可以让咨询师引导来访者一同前往,那里就是“革命圣地延安——我们一路向北去”。在那里我们可以达到某种境界,形成某种平衡,冲突和矛盾得到化解,问题和疑难被解决,就像来访者所期待的那样,我完全“没问题了”。很多时候,咨询师和来访者并不能同时清楚“什么才是那个境界”,甚至究竟我们要去哪里才是合适的,在哪个地方驻足才是妥当的。

稍微有点咨询经历和心理咨询常识的人遇到这样的问题都会说:咨询师不能为来访者设定方向,这个行为的方向要让来访者自己选择和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咨询师需要有所节制,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说很好,陪伴的尺度要合适,既不要介入太深,也不要冷眼旁观无所事事。

但是,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想我们在这里纸上谈兵所说的这样,黑白分明。有一些问题,或者说有相当多的问题,来访者内心感受到了较为强烈的冲突而难以理出头绪。最明显的冲突就是,有一个社会大众相对认可并接受的行为规范和心理结构,来访者一方面非常想要认同这一标准,希望自己做出的行为举止符合这一标准,但同时,她发现她自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这时,来访者内心当中有两个相互背离的部分同时存在,我们分别称它们为“标准认同者”和“行为指导者”,这两个部分无法统一引发了来访者的一重痛苦;还有另外一重痛苦就是“标准认同者”很想说服“行为指导者”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运作,但是,行为指导者作为潜意识当中的一种习惯性模式,或者叫做已经获益的那个模式,也就是使得来访者感觉安全而形成自动化反应的部分,岂肯轻易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向?这个既定的模式当中蕴藏着一整套逻辑、思维、感觉和情绪,这些心理元素共同组成一个稳定的循环系统,在那里平衡和支撑着一个人从一个行为到下一个行为,你想要打破它所依赖的“力量”基本上都蕴含在以上这几个关键元素之中,那几个关键元素类似一个大树的根须、主干、枝叶、果实,养分,你要用这些东西提供的能量来击破这些东西,你说这可能吗?站在原生家庭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不就是等于“让子女来和父母战斗吗?”,你想想看,这场战争能够打得起来吗?哪一个孩子可以完全战胜和脱离父母的基因遗传和早期影响而存活下来?很多时候,人们甚至不知道要从哪里获取“那种想要的力量”来调整或者改善自己某个部分的“问题”,这种感觉就像孩子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让自己“不像父母的某些样子”,你说你故意反着和父母的行为举止保持隔离,但是,你想想看,那不正是父母的影响深入其中无法摆脱的一种极端表现吗?这里面似乎有一个暗示:就是想要从某种意识或行为状态中摆脱出来,是非常困难或者干脆就是不可能的。这种想要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的想法,本身是需要治疗的重点部分。

例如,来访者知道在单位要学会和同事们处理好关系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但是他却总是不愿意走近任何人,且总是感觉到别人对自己充满敌意,结局就是他感觉到所有人都在和他作对,而更加感觉到难受。这里面的“标准认同者”坚持认为:我应该要和同事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我应该主动去和他们沟通;而“行为指导者”认为:我看他们都不喜欢我,如果他们不主动喜欢我、帮助我,我就是不去主动理睬他们,而且即使他们主动理睬我,我还要看看这个人我是不是喜欢和愿意搭理。

还有一例就是,就是某报纸登载“刘德华痴迷追随者”陈先生。23岁地陈先生追星13年,单恋刘德华,言称没有刘德华的日子不知道该怎么过。有一次他坐公共汽车,听到两名中学生在谈论刘德华,当其中一个说到刘德华老了这句话的时候,他竟然马上站起来大骂两个中学生,事后,他也为自已的唐突举动感到无地自容,可他就是难于容忍人们评论刘德华的不是。由于脑子时时刻刻想到刘德华,经常算错帐。在这位陈先生这里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举止已经“不太合适”,这是他内心当中“标准认同者”的部分;但是另外,他的“行为指导者”又总是引导他做出“出格”的事情。

这个时候咨询师该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处理这类案例呢?咨询师的价值观会如何工作呢?咨询师该不该让自己认同来访者当中的某个部分,比如“标准认同者”?似乎这个时候咨询师的内心需要一个位置,在那里,你可以和来访者保持整体而适度的接触,让来访者更好的成长,但是,那个位置在哪里是合适的?

当然,看清楚来访者内在当中的冲突,让两个冲突的部分相互协调,达成彼此的认同、理解,并且用一种“力量把它们统统接纳下来”是一条可循的途径。像是两个分裂的人格,或者是两个内在的孩子,一个“白孩子”,一个“黑孩子”,这两个孩子都是我们内在的小孩,都是自我的组成部分,如果两个都来爱,从逻辑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操作起来会如何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请这两个相互冲突的部分是如何形成的。自己“标准认同者”的真实面目,其实是用来和“社会标准示好”的一个工具,好比孩子总是会告诉父母:爸爸妈妈,我知道应该这么做,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我真的不想这么做,我真的做不到,我真的很想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做,甚至我真的很想和你作对,按照和你的要求相反的方式做。这个后面的就是“行为指导者”形成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我们要和父母的期待反着来呢?回答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一开始,如果父母总是不能够倾听孩子的需要和心声,或者很多时候总是违拗孩子的心理需要,想尽各种办法“说服”孩子,用软磨硬泡或者强硬压制等各种手段与孩子对抗,结果孩子可能会表示说: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按照你说的做;但是,我内心里面绝对不想这么做,我有自己的想法……哪一天等我长大了,你们等着,我肯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不然我的内心太压抑了。这是自我冲突形成的原始模型,外来的力量侵入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心愿背道而驰。随着这样的亲子关系不断持续,类似的事情反复发生,这个心理冲突也会一天天壮大起来,孩子内心当中和父母的关系就会形成一种“很不情愿,但是我又不得不去做”这样的局面。等到长大之后,仍旧延续着心里想一套,行为执行另外一套这样的自我存在状态,同时,因为这样的不协调而引发的心理痛苦和不适的情绪早已经随着经年累月的存在,而变得习以为常和见怪不怪,说白了,内心当中因为冲突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对于个体来说,是完全适应和可以接受的。这样看来,标准认同者就是向早期父母的期待认同,长大以后泛化发展为向社会规范的价值体系高度认同;而行为指导者早期是跟随父母的意愿行动,父母的力量对于个体来讲,相当于一种外力,但是,当这个外力进入孩子的意识时,孩子是以“抗拒的方式在承受这个力量”,这个力量一定是战胜了孩子的自身意识的力量才得以让行为在孩子身上发生。随着这个模式的深化,孩子行为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外力必须足够大到可以让我停下来,就像父母早期压制我控制我一样,否则,我的内在力量就会出来工作,但是,早期我的内在力量主要以“与外部力量对抗”作为主要的工作形式,如果这个外部力量消失,或者力度不够,个体的内部力量无法体验到“像早期那样被外部力量击败的感觉”就无法存在,或者就没有办法被感觉到了,结果,为了使得内部力量可以发挥出来,可以彰显出来,以示存在,它就必须寻找一个与早期外力最为相似和接近的力量,可以对抗的部分,这个时候,最合适的对象就是:自身意识当中储存的社会价值观,那个标准认同者。个体内部的力量会说,很好,我一直就很习惯于和外部的施压者对抗为生,现在那个跟我游戏的父母老了,退居到幕后去了,现在我很无聊,也很难受,整天就在寻找新的游戏对象,而你这个标准认同者,不就是最像父母的人吗?对了,其实你是父母的力量发展和孕育出来的一个人,我也是由小时候被父母力量压制长大的那个人,你叫标准认同者,我叫行为指导者,你战胜了我,我就让行为听你的,如果你输了,行为就会听我的。于是,战争打响了,但是,这个标准认同者是由父母的力量发展出来的,但是在吸收父母的力量的时候,因为整体意识与父母的对抗,使得标准认同者并没有百分之百吸收父母的“力量”,大部分的力量其实在意识的筛选中被放在了“废弃的一侧”,如果父母的力量是100%,而个体认同了父母60%的力量,而把剩余的40%因为排斥而丢在了“废弃的一侧”;而内在的力量,却在父母不断地施压的锻炼中因为压抑而积累了更为强劲的力量,当然这个施压的过程中,也有一部分来自于父母的力量是被个体身体所认同和可承受的,没有形成较为明显的疼痛和拒斥的感觉,比如有20%,结果身体的压抑不见得是百分之百,就可能是80%。最后就看意识的认同部分,和身体排斥的部分的比例,如果意识上认同了60%,而身体对外部力量的排斥在80%,那么很显然,身体的自我力量会战胜意识当中的引导力量,也就是,我自己所想的,我的身体不去执行!谈到这里,可以想一想,其实就是父母的力量兵分两路——父母的原始力量兵分两路各自在孩子的意识和身体上寻找同盟,在孩子身上开战,孩子的身体最终成了战场。

[ 1 ] [ 2 ] 下一页
上一篇:用贴心的爱让夫妻关系如沐清风-钢子老师
下一篇:《作为一个人活着》钢子老师
更多
心理课程 >> 更多>>